中药材亟需保护与发展

发布时间:

2018-07-23

作者:

来源:


据王君平撰文,中医药的发展,面临着“无药可医”的尴尬局面。

1、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已趋于衰退或处于濒危灭绝状态。

作为“四大药王”之首的甘草,目前野生甘草面积已减少70%,经济蕴藏量下降80%。

2、面对中药材源头呈现的种源混乱、种质混杂的状态,监管缺位严重。

至今没有中药材种子(种苗)管理条例或办法。《种子法》偏重粮油果蔬种子管理,《药品法》,并未涉及中药材种子(种苗)和新品种。

中药材介于农作物与药品之间的边缘地带,管理划分不清,实际“都不管”。

3、缺乏药材种植技术规范。

如今普遍被当作农作物种植的中药材,在盲目扩种和引种、上化肥、打农药等下,中药材质量下降严重。

一些药材栽培障碍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,如人参、西洋参、三七、地黄的重茬问题。

4、中药材种子种苗现状不容乐观。

产业发展水平低下,仍处于自产自销的原始生产状态。培育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的不超过10种,占人工栽培药材总数不足5%。

中药材种子(种苗)品质退化严重。

种质资源形势严峻:栽培中药材除人参等种子外,大部分没有国家标准;中药材基本没有新品种选育,新品种审定处于空白,没有相应机构或办法;中药材种子(种苗)标准工作涉及的规章制度几乎处于空白。

中药材种子(种苗)经营渠道不规范,多为农户自产自用或农户之间流通,或由个体商贩经营,质量问题无法保证。

5、小农生产模式与下游工业化生产不匹配。

药材种植产业散、小、乱,无法有效对接中药工业化大生产。

 

(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涉及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!联系电话:0371-6799365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