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育儿与现代育儿如何取舍?
发布时间:
2019-10-21
作者:
来源:
如今,越来越多的90后女性成为了妈妈,其中不少新手妈妈因为缺少育儿经验,很多育儿知识都得老人来传授。对此,专家提醒,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固然值得借鉴,但其中不科学的部分也不能照搬照做。
“有声有色”更精彩
家在福州的豆豆刚出生没几天,家里就来了许多亲戚探望。见到宝宝可爱,一些人都忍不住伸手往豆豆脑门顶上摸,每当这时,豆豆妈都紧张地制止。原来婆婆老早就叮嘱,宝宝的囟门也就是“天顶盖”的地方是新生儿的命门,不允许碰,一旦碰了会使宝宝变哑。豆豆妈还听老人说,头垢有保护宝宝前囟门的作用,决定先不把它洗掉。
囟门是个反映疾病的窗户:比如囟门关闭延迟提示宝宝骨骼发育及钙化障碍,可能患佝偻病、呆小病等。所以,只要采取得当的手法及力度,碰触囟广能为疾病诊断提示众多信息,有利无害。
此外,有些新手爸妈担心刚出生的宝宝因为响声而受到惊吓,于是平日紧闭房门,连走路也小心翼翼,生怕弄出声响。事实上,新生宝宝“惊跳”是正常生理现象,并不是被响声给吓着了。正确的方法是要给宝宝创造有声环境,如走路声、关开门声、水声、扫地声、说话声等,使其接受丰富的听觉刺激,否则不利于神经系统发育。
还有些老人认为新生儿怕见光,因此房间里一整天都拉紧窗帘。这样不仅不利于宝宝视力发育,昏暗光线也会使妈妈视觉疲劳,并且不利观察小儿皮肤情况,如黄疸。专家提醒,白天最好不要给宝宝的居室挂窗帘,尤其是较厚、较暗的窗帘,晚上也完全可以使用正常的照明灯。
科学“睡扁头”
孩子出生后,身边不少老人都会交代年轻父母,一定要给孩子睡出个扁扁的后脑勺,将来才会面部天庭很饱满有福气。这种民间俗称的“睡扁头”到底好不好呢?
生活中,之所以孩子的头型可以睡出来,是因为孩子在头顶囟门还未闭合前,头骨是很软的,可塑性强。再加上新生儿不会翻身,躺着的时间较多,俯卧时间不够,后脑勺长期受力较多,就容易出现扁头的情况。临床上,并不推崇这种做法。毕竟孩子大脑有一个最适宜的容积,其内部形状、结构是固定的,如果后脑勺扁得太过厉害,有可能会使脑的容积发生改变,影响到脑部的正常发育。
至于网络上流传说睡扁头会影响智力发育的说法,有些危言耸听。除非极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,一般扁头对孩子的智力不会造成影响。如果发现孩子头睡得太扁,建议家长在专业儿科医生指导下,趁着一岁以内孩子囟门还未闭合前及时调整,特别在4个月前纠正,效果最好。平时,尽量让宝宝睡觉时朝各个方向侧,平时可引导宝宝做俯卧抬头训练,加强颈部肌肉力量。每次2~3分钟,每天3~5次。6个月以内的宝宝扁头如果比较严重,可以利用能矫正头型的专业婴儿枕来纠正。
沐浴演奏“三步曲”
生活中,还遇到过有的家长给孩子洗澡时,习惯把毛巾放在开水里拧干,然后把热毛巾捂宝宝背上,认为可以去寒气。结果,宝宝背都捂的通红,起了红疹子。事实上,宝宝沐浴不要“折腾”,只须演奏好沐浴“前、中、后”三步曲。
沐浴前,保持浴室环境温度暖和,把换洗衣服、包裹的浴巾、爽身粉等一起带到浴室。使用浴霸沐浴时,宝宝不宜正对浴霸下方,以免造成宝宝眼睛不适。最适宜的水温应调控在38℃~42℃,切忌先放热水再放冷水。事先可播放一些轻音乐,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。
洗澡时,不宜让宝宝空腹或过饱,以免宝宝在洗澡过程中吐奶。新生儿沐浴的顺序,标准的是从头到脚,先正面后背面,但如果要减少宝宝哭闹,可以尝试先洗宝宝的背面,再洗正面。大人如果怕操作不好,也可以选用婴儿沐浴网兜辅助,使用网兜时要注意用手扶住宝宝,以免直接滑入水中。洗身体时,用一手托住宝宝对侧肩颈部及腋下,让宝宝头颈部枕在大人的手腕部,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腿和臀部,将宝宝慢慢放入澡盆中。挤沐浴露于手掌依次洗颈部→胸腹部→双侧腋下→四肢,再用小毛巾依次沾温水擦洗全身皮肤。注意皮肤皱褶处擦洗干净。
洗后擦身体时,先抱宝宝至大毛巾,采用沾的方式,吸干皮肤上水分,皮肤皱褶处均匀抹上爽身粉。再用消毒棉球沾75%酒精消毒脐部,随后穿上干净的衣服。穿衣服前,可先用电吹风或身体捂热的方式,把包裹宝宝的浴巾和内衣吹热,减少温差。
(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涉及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!联系电话:0371-67993652)
相关新闻